中小型制造企業的生產協同平臺(MES)怎么做?
發表于:2018/4/23 10:28:12??閱讀量:?[關閉]
對于生產過程復雜多變的離散制造企業而言,面臨重重考驗:生產作業計劃頻繁變更,制造工藝復雜、在生產過程中的臨時插單、材料短缺等現象。通過搭建協生產協同管理平臺,加強控制力、執行力和同步性,從而縮短交貨周期并減少庫存,提高了效益和利潤。讓生產計劃、生產準備、執行管理和現場生產過程不再是紙上談兵,實現全控制制造過程。 建立生產協同平臺(MES)信息系統:目前主流的制造執行系統大多是面向大企業,依靠定制化,項目實施周期長,而且費用高,幾期下來成百上千萬的資金投入耗資巨大。對于加工廠來說,本身也有信息化的需要,也需要實現生產過程透明化、管理制度流程化等的目標。然而傳統的信息系統大多將業務流程割裂開來,生產準備在工具管理系統里維護、財務核算在財務系統里維護、制造執行系統在MES里維護、工藝路線在工藝設計系統里維護等等。
那么,什么樣的生產協同平臺(MES)系統和服務能夠滿足中小型制造企業呢?
對于中小企業,我們希望聚焦企業的核心業務通過一套系統,能夠滿足企業80%的業務要求。實現生產準備,材料定額、工時定額的統計,生產訂單的下達,排產,工藝路線的維護,在制品的追蹤,合同管理等管理要求,實現“上層合同/訂單管理——車間計劃執行——現場過程管理”的閉環業務系統。
首先價格要實惠
以我們接觸過的中小型制造為例(指100-1000人以下),中小企業沒有固定的信息化部門,還是以生產業務為主,所以需要軟件成熟度高、簡單易于上手、同時價格上性價比高。
功能業務要簡單干練
復雜的功能我們用不起來!”,這是我們從中小型企業那里經常聽到的話。對于中小型企業,人員能力和管理規范等因素決定著大而全的系統功能注定無法推廣使用。
所以MES系統功能一定要簡單干練,管到點上即可,且操作方便易上手,用盡可能少的數據收集動作產生盡可能多的信息內容,通過生產追溯獲取產品的基本信息:批號、設備、工序、時間、訂單號、加工人員、檢驗人員的信息等使生產過程透明化,從而輔助生產管理。
生產制造企業的主要業務

圖1 MES管控規范
來源:e-works
本文鏈接:中小型制造企業的生產協同平臺(MES)怎么做?